上海多措并举培养课后育人“主力军” 为学生营造个性发展时空
中新网上海12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从中国出发,途经新西兰、埃及、巴西、加拿大、俄罗斯,最终回到中国……在《环游地球80天》跨学科项目中,老师为学生开启一段跨越六国的文化之旅,从中探索生命的意义。
19日,上海民办圣华紫竹双语学校校长葛顺勇以“环游地球80天”跨学科项目为主题,分享了学校跨学科融合创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融合是为了更好地育人,以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葛顺勇对记者表示,《环游地球80天》校级项目致力实现全科全学段育人,跨越语言、文化和学科界限,引导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树立文化自信,提升用国际视野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
记者当日获悉,上海正努力打造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要的中小学课后育人“主力军”,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这是课后服务教师培训后,学校开展的“五育融合”(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素质教育项目之一。据悉,在课后服务教师培训推动下,融合创新思维与传统技艺的项目被引入校园后,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创意相融的新思路,带动了各校校园文化特色的新发展,推动校内外协同育人、校园文化内涵升级。
据悉,自2023年起,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牵头全面启动上海市课后服务教师培训,汇聚校内外力量,融培训、实践、资源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课后育人师资培育模式,为上海课后服务教师提供了立体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发展支持。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方面19日告诉记者,2024年,该中心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精选数字素养、艺术设计等五大类共10个专业实践项目,为16个区近500名中小学教师展开培训。经过为期半年的系统培训和返岗实践,学员教师将相关素质教育项目带回各区中小学落地生根,创生出“校外名师进校园”“资源枢纽驱动”“新技术领航”“校外项目沁润”等一系列校内外协同育人新机制,在推动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丰富学校活动育人层次、激活学校科学教育源动力、涵养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据了解,近期,4场特色成果展示陆续、分别在乡村学校、校外教育单位、社会场馆、民办学校精彩亮相,以全面总结和展示上海课后服务师资培育工作的特色与创新成果。19日举行的第四场展示围绕“校外项目润校园 涵养学校特色文化品牌”这一主题举行,聚焦校外项目与学校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呈现校内外协同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升级。
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正高级教师高翔领衔开设的《非遗美术与创意设计》项目和由长宁区少年宫王颖新老师领衔开设的《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项目展现了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渗透了创意与技术的契合,为中小学校园文化注入了活力。
由上海民办圣华紫竹双语学校严柯雯和卜筱岚两位优秀学员教师联合执教的《光影赋能学生文创冰箱贴设计及推广》课堂上,两位老师结合美术与影视学科特色,巧妙地将光影技术与非遗手作相融合;双师同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何将漏窗光影的视觉效果融入冰箱贴设计,通过调整光线角度、强度与色彩,营造不同的光影氛围,捕捉漏窗光影的特质,激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其探究兴趣。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方面表示,上海市课后服务教师培训将致力探索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培育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将持续赋能学校素质教育升级,让教师成为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引路人,推动课后服务时段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时空。(完)